尚曉宇
  能做《聲音周刊》的第一任主編,能陪伴這份刊物680個日子,是我的幸運,也是我一直引以為傲的事。雖然離開《聲音周刊》八年了,辦公室也搬了三次,但我依然珍藏著《聲音周刊》第一期至第九十六期的報紙,因為這是這段痛苦卻美好歲月的最好紀念。
  2004年7月中旬,報社領導決定創辦《聲音周刊》,我很幸運成為該刊第一任主編。對當年29歲的我來講,這是人生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和挑戰。7月16日接到命令,8月16日就要出刊,一個月時間,三個人,沒有作者,沒有稿件,沒有成形的欄目設置,甚至最初還沒有固定的辦公室……在與困難的較量中,每天都會生長出新的自己,《聲音周刊》就是在困難中成長髮展起來的。在那段日子里,我們每個人都承受著超大的工作量和超強的工作壓力,《聲音周刊》編輯部因此成了報社的“三高”部門:電話費高,我們電話約稿採訪量最大,另外還要和人大代表和各地人大常委會聯絡;電費高,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加班,晚上十一點左右回家是常態;差旅費高,因為沒有自然來稿,大量稿件都是編輯部自己採寫,我們必須要走出去才能抓到新聞。
  這是一個民主法治日漸昌明的時代,正是在這樣的時代,我們才有機會記錄和見證民主法治中的大事件,小小周刊才有了無限大的舞臺。經過團隊一年多的努力,《聲音周刊》多篇報道獲國家級新聞獎項,在人大新聞宣傳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,找到了自信、尊嚴與榮譽。所以,與其說我們最初創辦了《聲音周刊》,不如說《聲音周刊》成就了我們,這段看似“痛苦”的歲月其實是記憶中最美好的一部分。
  《聲音周刊》十歲了。下一個十年,期待著周刊在未來能創造更多奇跡。  (原標題:痛苦卻美好的記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b20fbiqx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