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洋新聞 時間: 2014-03-20來源: 信息時報圖為高校招生咨詢會現場。(資料圖片)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 攝
  “去行政化”、“擴大招生自主權”這兩點被認為是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核心,但也是“難啃的骨頭”。而記者深入採訪發現,針對這兩個“深水區”,不少高校領導人認為辦學自主權真正“落地高校”仍需時日。他們認為,政府將如何放權?多大程度地放權?這些都急需明確。
  焦點1 擴大招生自主權陷入“兩難”
  擴大辦學自主權的一個核心的問題是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,逐步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,支持具備條件的高校在省核定的總體辦學規模基礎上,自主確定和調整年度本專科招生計劃。不過採訪中,試點的6所高校負責人不約而同提出要實現招生計劃自主設定仍是“困難重重”。
  汕大招生辦主任曾銳認為,目前高校在自主招生上處於一種“兩難的局面”。“首先,在當前的體制下,學校是很難去制定自主招生計劃,我們要在教育主管部門的許可前提下,才能做相應的變化。其次,從社會環境,沒有一個適合氛圍,社會的誠信危機以及對招生制度的誤解,導致大多數家長、考生和老師,都覺得如果高校有太多的招生自主權的話,容易滋生腐敗或不公平”。
  而另一所試點高校招生辦的負責人同樣表示,因為人大自主招生黑幕曝光以後,主管部門對自招限制會更加收緊,“這也打消了一些學校的念頭”。
  而對於民辦高校來說,要握住“招生自主權”同樣不易。“比如招生計劃的自主設定能到何種程度,還是要在一定範圍內自主?”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的負責人表示,由於是首嘗“螃蟹”,招生方式改革難以一下實現大轉彎,出台也還需一個過渡期,從試點部分專業開始。
  焦點2 政府能否放權是關鍵
  擾攘多年的“去行政化改革”一直是“只聽樓梯響,不見美人下。”就在前不久的全國“兩會”上,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,教育部已經牽頭調研高校去行政化問題,並將起草相關意見送交中央審批。據悉,針對學校、研究機構等,都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行政級別。而這也為廣東高校的去行政化指明瞭方向。從試點高校目前的情況來看,有一些成效,但採訪中,高校負責人均坦言,去行政化的關鍵還在於這“放權”二字。
  記者採訪發現,順德職院能夠教師待遇自定,自主設置校內機構均得益於順德區政府捨得“放權”。實際上,南科大辦學之初最有影響力的辦學方針便是“去行政化,教授治學”。然而3年來,去行政化之路走得異常艱苦。
  “去行政化是一件很難的事,要全國一起才行,光一個大學局部來做是很辛苦的。”南科大朱清時感慨,落實高校自主權的核心和關鍵是政府放權。“高校都是政府辦的,能否放權,不是光靠一兩個文件”。
  在他看來,包括招生自主權在內的各項辦學自主權要“落地高校”,在較長時間內還只能是個美好的願景。“比如教師的工資待遇,內地高校比香港高校低很多,學校是否有自主權,來決定教師的工資待遇,這就是辦學自主權的重要體現。但現實情況是國家教育經費辦校,那麼如果待遇自定,政府是否能放心?”
  廣外校長仲偉和則表示,從某種程度上講,辦學自主權算是“帶著鐐銬在跳舞”。“比如人事體制改革是現代大學建設一個核心,但人事權不僅是教育廳,而且是人事廳的部分,是否應一起下放。評審,用人進人,這有一些能突破卻沒突破的地方,有一些壁壘沒完全打破”。
    (原標題:辦學自主權真正落地仍需時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b20fbiqx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